陈俐燕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介绍:

陈俐燕,博士,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智影动力实验室负责人。研究方向聚焦于数智技术与艺术,在影视AI技术、虚拟现实、三维动画、数字人、语音翻译与合成等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近年来主持并参与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取得国家认证的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发表40余篇相关论文,创作的多部作品在央视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刊播,并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人民日报海外网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2022年起任教育部“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教授。

电子邮箱:chenliyan@xmu.edu.cn

研究方向:

影视AI技术(AIGC/智能体)、虚拟现实(AR/VR/XR)、三维动画、数字人、语音翻译与合成

论著:

陈俐燕. 网络媒体与赛博表演艺术. 学林出版社. 2017年5月. ISBN:978-7-5486-1206-3/J. 138  260千字

发表论文:

英文论文:

(1)Chen Liyan et al. Audio-driven High-resolution Seamless Talking Head Video Editing via StyleGAN.  202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ICME)  (通讯作者,CCF B)

(2)Chen Liyan et al. DNPM: A Neural Parametric Model for the Synthesis of Facial Geometric Details. 202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ICME)  (通讯作者,CCF B)

(3)Kunhong Liu, Xia-Na Ye, Yong Xu, Kai-jie Feng, Sze-Teng Liong, Li-Yan Chen*, Jie Gao, A Novel Soft-Coded Error-Correcting Output Codes Algorithm, Pattern Recognition,2022(10). (通讯作者,JCR一区)

(4)Jia-Xin Ye, Xin-Cheng Wen, Xuan-Ze Wang, Yong Xu, Yan Luo, Chang-Li Wu, Li-Yan Chen*, Kun-Hong Liu* , GM-TCNet: Gated Multi-scale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using Emotion Causality for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Speech Communication,2022(10). (通讯作者,JCR三区)

(5)Liyan Chen, Zhangwu Chen, Shihui Guo, Juncong Lin#, Augmenting Deep Land Use Prediction with Randomized Simulation, Computer Animation and Virtual Worlds, 2022(3). (JCR四区)

(6)Kunhong Liu#, Bin Chen# and Liyan Chen*, Lu Lin, Fan Gao, Yudi Zhao. EduAction: A college student action dataset for classroom attention estimation,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2023, (通讯作者,CCF-C推荐会议)

(7)Liyan Chen#, Haoran Yang# and Kunhong Liu*, Classroom Attention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Mining Facial Landmarks of Students, 2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Modeling, 2021. (CCF-C推荐会议)

(8)Chen, Liyan, Xie Xiaojie, Lin, Lu, Wang, Beizhan, Lin, Weiqiang. Research on smart navigation system based on AR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11526, 2020, Fif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attern Recognition.

(9)Liyan Chen, Lu Lin, Jingyi Weizhou, Shaolong Lin, Weiqiang Lin.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ADHD Children. The 2020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Education, E-Business, E-Management, and E-Learning.


中文论文:

(1) 陈俐燕. 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创作与传播机制的变革(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 陈俐燕. 试论虚拟现实技术对数码戏剧表演艺术的影响(A). 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年7月.

(3) 陈俐燕,胡辉. 虚拟社区研究综述. 未来与发展.2013(09).

(4) 陈俐燕.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五缘文化传播机制. 福建日报. 2012年12月5日

(5)陈俐燕,黄鸣奋.3D虚拟社区的交互性研究.未来与发展.2011

(5). (6)陈俐燕,王备战.3D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未来与发展.2011(10),p:87-89.

(7)陈俐燕,冯东,王备战.民间美术色彩在数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8)冯东,陈俐燕,李丹.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与文化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9)冯东,陈俐燕,陈洪根.基于产业关联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战略框架模型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0)冯东,陈俐燕,李丹.评元杂剧艺术悲剧作品泛道德的复杂化现象.大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11)陈俐燕.从文人画发展透视现代新文人画.西北美术.2006(4)


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布局与深度学习的影视动画评估方法》(专利号:202210430303.6)

(2)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舞美效果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专利号:202210422650.X)

(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教学辅助方法和系统》(专利号:202010518543.8)

(4)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PS算法的中国画动画自动生成方法》(专利号:202110084837.9)

(5)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作曲机器人》(授权号:ZL202120612669.1),2021年11月5日

(6)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古筝演奏机器人》(申请号:202120340744.X),2021年6月6日

(7)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架子鼓演奏机器人》(申请号:202121339119.3),2021年6月16日

(8)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教学辅助机器人》(授权号:ZL202120634496.3)2021年11月16日

(9)外观专利《辅助设计机器人》(授权号:202130203735.5)2021年11月5日

(10)外观专利《辅助设计机器人》(授权号:202130203735.5)2021年11月5日

(11)外观专利《机器人(水粉画创作)》(授权号:ZL 202130505810.3)2021年11月23日

(12)外观专利《导览机器人(鱼娃娃)》(授权号:CN 307360507 S)

2022年05月24日(13)外观专利《导览机器人(风狮爷)》(授权号:CN 307360507 S)

2022年05月24日(14)外观专利《导览机器人(石敢当)》(授权号:CN 307360508 S)

2022年05月24日(15) 软著《思乡证》虚拟现实交互电影软件(Homesickness)V1.0,2021SR1412681.

(16) 软著《星火革命》射击类游戏软件V1.0,2021SR1412680.

(17) 软著《 AR Wearer-基于AR的饰品虚拟试戴系统(AR Wearer)V1.0》,2020SR09396

(18) 软著《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动症儿童认知康复训练系统》(Cognitive Rehabita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ADHD Children)V1.0,2020SR0292422.

(19) 软著《厦大校园虚拟漫游系统》(XMU Roaming System)V1.0. 登记号:2014SR071894.

(20) 软著《 基于VR的饰品虚拟展示系统(VR-Based Virtual Jewelry Display System)V1.0,2020SR1098971.

(21) 软著《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教学辅助管理系统(Atters)V1.0》,2020SR1098963.

(22) 软著《鼓浪屿增强现实导航系统(Gulangyu AR Navigation System)V1.0》,2018SR930418.

(23) 软著《鼓浪屿智能导览系统(Gulangyu Intelligent Tour Guide)V1.0》,2018SR930539.

(24) 软著《海之寻增强现实绘本软件(White Dolphin) V1.0》. 2017SR245521.

(25) 软著《Palm Zoo增强现实儿童绘本软件V1.0》. 2017SR245515.

(26) 软著《增强现实家居展示系统 (Smart Home) V1.0》. 登记号:2016SR107894 .

(27) 软著《儿童专注力训练游戏软件(ELFriend)V1.0》,2020SR213639.

(28) 软件著作权《虚拟别墅仿真系统》》. (Virtual Villa)V1.0. 登记号:2014SR153225.

(29) 软著《博饼器软件》(ABBS)V1.0. 登记号:2014SR020236.


科研课题:

(1)主持:2021.10 - 2024.9《面向文创产业的机器人乐队研发及产业化》(2021H6015),福建省科技计划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在研。

(2)主持:2021-2023 《福建省面向疫情防控的大数据方法及预警系统研究》(FJ2020B06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在研。

(3)主持:2013.4-2016.4 《网络媒体与赛博表演艺术研究》(2013C067),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已结项。

(4)主持:2014.7-2016.7 《加快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14R0091),福建省软科学一般项目,已结项。

(5)主持:2016.1-2018.1 《基于自然特征的无标识增强现实电子教材的研究》(JAT160009),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

(6)主研:2018.09-2021.12 《科幻电影创意伦理研究》(16BC049),国家社会基金艺术规划课题,在研。

(7)主研:2021.1-2024.12 《基于整体性原理的三维建模设计思维可视化研究》(62077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在研。

(8)主研:2009.2-2012.6 《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六十年》(09AA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规划重点课题,已结项。

(9)主研:2013.1-2015.10 《面向检索的网络用户行为可靠性度量研究》(13CTQ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已结项。

(10)主研:2013.1-2015.12 《基于创造力支持的三维造型技术研究》(F02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已结项。

(11)主研:2011.4-2014.3 《基于知识组织体系的可视化智能检索模型研究》(11YJC8700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已结项。

(12)主研:2011.4-2013.10 《加快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11A03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已结项。

(13)主研:2007.7-2009.7 《动态视频中特定人脸的比对检测技术研究》(2007F3097),福建省科技厅,已结项。

(14)主研:2013.11-2015.12 《多源数据融合环保数据监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201482007392),福建省发改委,已结项。

(15)主研:2015.04-2016.10 《针对社交网络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及其管理机制的研究》(201557000033),已结项。

(16)主研:2015.07.01-2017.12.31 《“丝绸之路”新疆文化资源集成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已结项。

(17)主研:2019.01-2021.12 《高稀疏表征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研究》(618023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研。


教学获奖:

(1)2010年8月,参加厦门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一等奖。

(2)2011年4月6日,获得“中国工商银行奖教金”。

(3)2014年3月19日,教学成果《科学与艺术双引擎驱动下数字媒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厦门大学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

(4)2014年4月,教学成果《科学与艺术双引擎驱动下数字媒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六)。福建省教育厅颁奖(证书编号:2014131)

(5)2016年11月,获得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6)2019年2月,获得唐立新奖教金优秀教学教师奖。

(7)2019年被推荐为厦门大学本科教学示范岗。


竞赛指导:

(1)独立指导学生AR作品《智能导览》获得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智慧校园”主题赛国赛银奖,国家级,2018年12月。主办单位: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

(2)独立指导学生AR作品《“海之寻”增强现实绘本》获得2019年(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国家级,2019年。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

(3)独立指导学生动画作品《路》获得第五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大学生动漫作品大赛“三等奖”,国家级,2012年10月。主办单位:厦门国际动漫节组委会

(4)独立指导学生影视作品《光盘行动》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网络新媒体类“二等奖”,国家级,2014年4月。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5)独立指导学生动画作品《<医网情深>公益三维动画》获得第十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一等奖”,省部级,2020年12月。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6)独立指导学生动画作品《To Be With You》获得福建省第九届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省部级,2014年12月。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7)独立指导学生动画作品《The Shimmer》获得福建省第十届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省部级,2015年11月。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8)独立指导学生AR作品《海之寻》获得福建省第十一届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省部级,2016年11月。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9)独立指导学生AR作品《鼓浪屿AR导览——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获得第八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三等奖,省部级,2018年11月。

(10)独立指导学生游戏作品《针对多动症儿童认知康复训练的交互式游戏》获得福建省第十三届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省部级,2019年12月。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11)独立指导学生作品《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动症儿童认知康复训练系统》获得福建省第十三届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省部级,2019年12月。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系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