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学术报告 > >  正文

南海生物多样性数字孪生-工作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5-04   点击数:

报告题目:南海生物多样性数字孪生-工作与展望

讲者姓名:罗训

讲者职务: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委会主任

个人简历:

罗训是中国天津理工大学教授、数字孪生团队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杰出会员。他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他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07-2015年他先后在美国摩托罗拉研究院和高通研究院从事研究。他目前担任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国际项目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位于哥伦比亚卡利的中国-哥伦比亚智网互联实验室中方主任。

摘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话题。海洋生物多样性则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南海是中国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区域,了解、保护、规划工作都非常需要科技力量的助力。2020年起,天津理工大学数字孪生团队在海南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开展了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得到了同行关注,已经在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进行落地试点应用。本报告介绍相关工作,并展望未来方向。

讲座时间:2023年5月12日(周五)下午15:00-16:00

讲座地点:海韵行政楼C416

腾讯会议:992-594-705

邀请人:电影学院 姚俊峰教授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系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