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应我中心苏劲松老师邀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黄民烈博士,带来题为“本科生培养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的线上讲座。讲座由苏劲松老师主持,多名老师、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越来越多的低年级本科生开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科研长周期培养似乎成为一个趋势。在过去五年里,黄民烈老师曾带领多位本科生在国际顶级会议发表论文,其中多位成长为学术新星。在讲座中,黄老师分享了本科生在初次接触科研时遇到的挑战、历程、经验;并从学生视角和教师视角探索其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对这种“特殊培养模式”引出的一些思考进行探讨。讲座过后,我中心老师同学向黄老师请教如何更好的进行科研训练等相关问题,黄民烈老师对这些问题均给予了耐心仔细的回答,引发了大家对如何快速进入科研状态的新的认知与反思。


黄民烈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中文信息学会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专委会副主任,CCF学术工委主任助理。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他的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自然语言生成、对话系统、阅读理解等,著有《现代自然语言生成》一书。曾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文信息学会汉王青年创新奖,阿里巴巴创新合作研究奖。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多次获得国际主流会议的最佳论文或提名(IJCAI、ACL、SIGDIAL等)。研发对话系统平台ConvLab、ConvLab2,世界上最大的开源中文开放域对话模型EVA。担任顶级期刊TNNLS、TACL、CL编委,多次担任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顶级会议ACL/EMNLP领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