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苏州大学熊德意教授和诺亚方舟涂兆鹏研究员访问我中心

发布时间:2017-01-16   点击数:

       2017113日上午九时,苏州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国家优青获得者熊德意教授与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涂兆鹏研究员来到厦门大学数字媒体计算研究中心,向中心老师同学介绍了关于他们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一一为大家答疑解惑,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体会。主题报告会由苏劲松老师主持,同时出席报告会的老师分别有史晓东老师,陈毅东老师,赖永炫老师,研究生本科生共约30人。

报告会的上半场为熊德意老师的题为“从统计机器翻译到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主题报告。熊老师为老师同学们分别简要介绍了统计机器翻译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阐述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并向大家介绍其与其带领的科研组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方面的最新研究工作,包括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与统计机器翻译的深度融合,循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等。熊老师的研究成果展示结束后,老师同学们都踊跃地提问,熊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火热且活跃。

 

1 熊老师的报告

 

报告会的下半场由涂兆鹏研究员带来“诺亚方舟实验室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涂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他在诺亚方舟实验室的三个研究工作。这三个工作旨在从不同角度提高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译文忠实度,同时三个工作之间又达到了互补的效果。老师同学们对这些研究成果用在翻译任务上的显著效果赞不绝口的同时也感叹将研究工作做到如此简单巧妙实属不易。主题报告的最后涂研究员还和同学们分享了诺亚方舟实验室的工作经历,也欢迎同学们到诺亚方舟实验室实习和工作。

图2  涂老师的报告

 

        时间在精彩的讲座报告与火热的问题探讨中悄悄过去,报告会于上午1130许结束,老师们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这次报告会向在我院的老师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看向如今机器翻译领域最为前沿技术的窗户,也激励了在我院科研工作的老师同学们在其研究领域更坚定不移地前行。报告会顺利结束,但科研工作不会停止,科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助仍在继续。

图3  老师们合影留念

 

熊德意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系系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2007年至2012年在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任研究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翻译、多语言信息获取、自然语言理解和深度学习等。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EEE TASLPAIJAIRAAAIIJCAIACL等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一部,编著会议论文集多部。获得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年度研究贡献奖、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汉王青年创新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曾是亚洲自然语言处理联合会AFNLP officer之一、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文信息处理学会理事会成员。目前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专委会委员,中文信息学会信息检索专委会委员,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担任IALP2012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CWMT2017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欧盟多国联合项目QTLeap咨询专家。

 

涂兆鹏

    华为香港诺亚方舟实验室的研究员。在加入华为之前,他分别在2013年和2008年于中科院计算所和北航大学分别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和学士学位,在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目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器翻译和深度学习方面,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发表数十篇顶级会议和期刊论文,包括ACL, TACL, NAACL, AAAI, FSE, ICSE等。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系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系